專家觀點
Expert
名家觀點/資本市場最新發展趨勢
公司經營發展協會林火燈理事長
109/08/27


茲摘錄當天演講重點說明如下:

資本市場最新發展趨勢
美國為什麼會強大?有強大的資本市場支持,直接金融的比例高達80%。中國為什麼強大?目前則是國家資本主義,他們也提高直接金融比例。提高直接金融比例有助於經濟發展。

台灣資本市場的過去
1990到1999到2020,ICT產業占資本市場市值2.74%、48%及53%,10年中快速成長。當時股價指數12682,日成交金額達3000億元。

台灣資本市場的未來
現今是20年來僅見蛻變的時機,指數創新高13000點以上,成交量也達4000億元,雖有些變數,但台灣產業競爭力超乎想像,因中美貿易戰,導致在地生產的需求,短鏈使得毛3到4的利潤可以改善,5G、電動車的產業供應鏈還是台灣最強,資本市場要呼應,才能有未來!

投資人、企業及Market Operator各在乎什麼?如何因應?
MSCI 不將台灣納入已開發市場股市指數,是好是壞? 主要係因台幣缺乏離岸外匯市場、台灣股市交易仍要求款券先備足等因素,是以這些外資所考量的重點沒改善,台灣都不會納入,但納入對台灣股市就一定好嗎?台灣只要比中國更進步更領先就會有競爭力,自然會吸引資金。所以資本市場是否要做某些開放與調整?
1. 市場在乎的就是流動性、流動性、流動性
台灣是唯一不允許場外交易的國家,漲跌幅限制也是近年來才開放10%,韓國都開放30%,美國及香港都無漲跌幅限制。若資金要投資變現,則一天內無法變現,這也是阻礙資本市場發展的一項,是否應該要開放?場外交易?(可透過區塊鏈克服風險)市場交易是否要分上下午盤?(有許多交易的連結是與國外同步),很多措施可以分類定執行時程-例如小券商則不希望分上下盤(因為成本太高),則可訂有辦理某些業務者則得開盤交易…等。
2. 企業在台灣上市櫃容易嗎?
阿里巴巴及tesla可以在美國掛牌且獲得投資人親睞,若到台灣來可以嗎?目前的審查監理思維不利於台灣發展直接金融(例如企業銷貨集中被認為有風險,虧錢的公司擔心資金斷鏈…會倒閉影響投資人,而導致許多企業在上市櫃前業績做得很好,上櫃後1-2年就回歸正常或不佳,使得上市後爆發比例偏低),為什麼VC沒案源,新創公司找不到資金?因為沒有退場機制。是以為政者應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困擾,就能協助資本市場發展。
3. Market Operator 市場監理與業務發展如何平衡?
台灣證券金融業被高度監理,但國外則是Principle base非 Rule base,台灣過度保護投資人的結果,也是妨礙資本市場發展成功的原因之一。可以將機制建立起來,並重新訂定資本市場發展KPI,不一定只有IPO 一年幾件,包括天使籌資、創投投資、IPO、SPO及併購的交易金額…等。主管機關可以對不同標準的企業訂定不同的治理標準等、編列中小企業指數、投資人分級…等)。交易所也可提供雲端平台協助小型券商或小型企業建置資訊共享平台,讓中小企業不用因要開辦某些業務或要符合某些規定要花很多的資金…建置等。

總結-制定資本市場未來發展藍圖
可比照公司治理藍圖,推動項目明確,也有時間進程。例如獨立董事先從規模大的公司推動,再逐步推動到規模小的上市櫃公司,以至於新上市櫃公司都要符合….採取漸進式的方式,也讓所有企業有時間因應。
 

簡報檔載點
資本市場最新發展趨勢

(本文係個人看法,未必代表公司及協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