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Expert
台商的機遇與挑戰:從資本市場談起
KPMG楊世南專案營運長
106/11/15


茲摘錄當天演講重點說明如下:

楊世南專案營運長觀點摘錄:
楊世南營運長表示台商海外佈局前三大考量重點為就近經營市場、低生產成本及取得技術及人才,稅負反而是台商老闆們最不重視的,從2010年至2015年,台灣對外投資略有成長,成長幅度最高的為印尼,泰國、菲律賓及越南次之。台商目前在大陸面臨工資上漲、環保要求提高、本土保護政策、國家隊企業崛起、兩岸政治不穩定及企業接班傳承問題等因素影響,亟待橫向與縱向跨國與在地的整合來突破困境,台灣企業在製造及設計研發仍有國際水平,然在品牌建立及通路佈局上仍處弱勢,過去傳統競爭對手是來自同業,現在的競爭對手都不是同業,他舉例:威脅康師傅泡麵龍頭地位的不是統一而是「餓了嗎」餐飲外賣平台,是以台商的思維要轉變,尋求上市,可以提昇企業知名度、聚留人才、資金募集,強化對抗風險能力、世代傳承及永續經營。

選擇何地上市?最主要考量為估值(本益比、同業聚落)、上市成本及營業型態及規模。楊世南營運長舉例:大陸A股估值很高,承銷價至少可談20-30倍,上市後有蜜月期,本益比甚至可達百倍之多,然阿里巴巴為何不在A股上市而要到美國上市?統一中國控股為何不在A 股上市而到香港掛牌?都與與營業型態有關係。A股上市要考慮天時、地利及人和,排隊A股上市的至少有7-800家,大陸券商承銷手續費至少收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誰付的錢多,優先輔導上市,且還得看政策及關係,目前扶植綠色通道,到偏鄉拓展建設的企業,不缺錢的、傳統產業在中國發展好的優先IPO等,是以有很多大陸顧問公司會告訴台商其與主管機關關係有多好,但台商花了許多公關顧問費而多年都無法上市的也很多。台商子公司要分拆上市需面臨競業禁止、關聯交易、財務業務獨立性…等審查,即便以銷售區域、客戶及產品差異進行說明,都不見得可過關,還是回歸企業經營實質面及政府政策,亞翔集成及元祖食品都花了8年以上才能上市。香港股市本益比是兩岸三地最低的,上市成本次之,上市審查更具彈性,然其主要投資者為機構法人,喜歡越大越穩的股票,A+H股很受親睞,中小型股就不適宜香港上市,反觀台灣上市成本最低,散戶多,股票型態多元性,台商回台上市尚有「一輩子、瞬間、不用繳稅」的優點。

無論在哪裡上市,成功上市關鍵因素主要為明確的上市架構、精確的Pre-IPO 規劃、專業嫻熟的規劃安排、充分的上市文件準備及掛牌後的持續曝光與題材。楊世南營運長指出上市時點不是公司可控的,所以一但決定,就可選擇中介機構協助,一般至少要花上1-2年時間,A股更久,通過上市審查後再擇機挑選好的時機掛牌。台商西進或南向單打獨鬥相當辛苦,企業家第二代或三代都有開放的心態想透過資本市場力量壯大自己或出場,台灣資本市場應該是多數台商最適選項!